2017年11月,首届中国民航机务维修岗位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中国民航大学拉开序幕,这是中国民航机务维修专业顶配水平的赛事。
赛事启动以来,行业内组织选拔赛300余场,共61家单位的76支队伍、228名选手参加预赛经过层层选拔,有来自全国民航机务维修单位的18支代表队、54名选手聚集天津同台竞技进行决赛。
最终,来自中国东方航空技术云南分公司的张超获个人综合一等奖,同样来自云南分公司的袁伟获个人综合二等奖。同时,张超荣获“全国民航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称号,袁伟荣获“全国民航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两人一起成为了“中国民航金牌员工”。
张超说,自己从小就喜欢飞机,高考填写的六个志愿都与此有关,最后,如愿以偿,张超被南昌航空大学录取。2007年张超大学毕业,进入东航技术云南分公司定检维修部,这一做就是10年。
张超号称自己是放养长大的,一直是好奇心很重的孩子,家里的电器全被自己拆过一遍,和很多小朋友不一样的是,他又能原封不动的把这些电器全装好。
这样的好奇心,张超从始至终保持至今,目前他的手里就握有两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这是两项新型工具,同时他研制的“一种冬瓜汽水饮料及其生产方法”已经通过了国家发明专利初审。
谈及这些发明,张超的初衷只是希望工具若能和钥匙一样携带方便就好了,能够完全满足自己随时要拆拆装装的这个爱好,没想到和同事一推荐,大家都挺喜欢,于是开始推广。
大家对张超的评价是:一个想法特别多,思路开阔的人,“他总有新的想法跳出来,和一般人的思路不太一样”。
确实,除了业余时间的发明,平时,张超也热衷于对各项飞机维修工作进行改进。飞机有一项改装叫做“前缘缝翼止动钉的改装”,这项工作需要在螺栓端头安装一根开口销,以防止螺帽松脱。因为施工空间非常狭小,螺栓转动时,无法再放进其他工具来固定开口销,所以,在弯折开口销的时候,因为开口销的随动而导致施力十分艰难,所以,每次安装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张超看到后,觉得可以有提高的空间,他不断尝试找各种新方式,更换了多种工具后,最后他利用尖嘴钳的一个尖嘴插入开口销尾部的圆孔中,固定住开口销的位置,不让其转动,用尖嘴钳的另一边尖嘴别住开口销的尾端,然后通过旋转尖嘴钳来弯折开口销,这一方法的使用,使“前缘缝翼止动钉改装”这一工作的耗时明显缩短,现在,这个方式已经被推广开来,此项工作的效率被大大的提高了。
晚一年的袁伟高考填志愿时被“航空”两个字深深吸引,觉得会是个有意思的选择,于是他和张超不约而同的选了同一所学校:南昌航空大学。2008年,袁伟大学毕业,同样进入了东航技术云南公司定检维修部。
袁伟的父亲开过钟表修理店,他从小耳濡目染,每天跟着爸爸研究这些精密的零件,养成了很好的动手能力和静下来的习惯,袁伟说:“有时做一件事,一坐下来就会忘记了时间”。
在大家的眼中,袁伟是一位肯吃苦肯钻研,非常努力的同事,“看到问题我就一定要想办法把它解决了,还是不服输吧,不做到最好就不想回头”
为了提升个人的英语水平,他曾经把常用的AMM手册和利用率相对低的SWPM手册翻译了一遍,他说,手册这样一字一字的过一遍,施工标准也可以很清楚,同时很多专业英语单词自然就熟悉起来了。
袁伟感觉自己不属于那种悟性很高的人,所以“我想勤能补拙”,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犯过一次的错,就不会让它再犯第二次,他说:“第一次比赛我线路施工拿了第一,另外两项:拆机轮和紧固件没获得成绩,第二次比赛我就让另外两项拿到了第一,但是这次理论考试没有拿到成绩;最后的总决赛我就让自己的理论拿了第一……我大概就是这样的性格,如果哪一方面不够的话,我就会咬着牙齿不停努力,再难也要把它拿下”。
袁伟原本是电气专业出身,因为工作的需要改成了机械专业,做电气工作的时候因为完成过大量的改装,所以线路施工一直是他的长项。
2016年在东航技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机务技能竞赛中,袁伟荣获个人一等奖。在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民用航空器职业技能竞赛,他又获标准线月民航云南辖区维修系统弘扬“工匠精神”技能竞赛中袁伟和其他同事一起获得团队一等奖、理论竞赛第一名和实操竞赛第一名。2017年参加东航机务维修岗位技能竞赛,袁伟在比赛中再次荣获个人总分第一名。
2017年11月21日,首届中国民航机务维修岗位职业技能大赛中,袁伟与东航另外8名选手造就东航“梦之队”荣获首届民航机务技能大赛“大满贯”。他个人荣获了综合成绩二等奖。
二等奖,其实对一直排名第一的袁伟来说是有些遗憾的,因为是第一组上场,他使用的热风枪和之前使用过的型号有些不同,操作起来不太顺手,温度一直加不上去,导致该项目没有最终完成,影响了比赛成绩,他说:这也是比赛之前没有预测到的吧,下次若还有比赛,这方面的问题我绝不会让它再出现。
这次全国民航技能大赛,张超原本是替补队员,有选手因为工作原因退出了比赛,张超得以顶替上场,他牢牢抓住了这次机会,最后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他说:“我可能是赢在心态,保持着平常心,所以没那么紧张,情况比预期的好。
事实上张超的成功并非偶然,早在2008年他就获得了“优秀新员工”的称号。2015年7月,在东航机务创新大赛中他又获得了创新成果鼓励奖。2016年10月,参加中国东航航空集团公司民用航空职业技能竞赛,他与同伴获得团体第三名及个人标准线路施工单项第三名和紧固件拆装和保险单项第三名的成绩。2016年12月,张超再次代表东技云南分公司参加民航云南辖区技能竞赛,与同伴一起获得团体一等奖。直至2017年9月,他入选了东航2队,飞赴兰州备战首届中国民航机务维修岗位职业技能大赛。他说:“很幸运,我们东航的三支队伍都进了决赛”
回想这次比赛,张超和袁伟的嘴中,一直念念不忘一个人,那就是谭老师,那是他们共同的偶像,谭老师全名谭晓伟,是东航飞机维修中的大拿级工程师,特别是在飞控方面,有着过人的建树,曾经通过个人的实践验证出波音工单的误差,而使波音修改过工作流程,也曾经代表东航参加过美国的国际飞机维修技能大赛,取得前三的好成绩,也曾经在东航的各种比赛中有优异的表现,本届中国民航机务维修岗位职业技能大赛,他作为领队兼教练,与东航其他两位领队一起带领着9名队员进行集训,同时根据比赛情况制定战术排兵布阵,赢下整个比赛,谭老师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劳动。
在天津预赛时,他们的表现得不太尽如人意,那一夜谭老师都没睡着,反复在想,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来他发现,平时练习时,工具都是按顺序排放在最顺手的地方,大家都是顺理成章的在用,因为太方便,没有人关注这样的一个问题,到了天津,工具全然不是这个状态,而是放在比较远的地方,取工具的过程打乱了整个比赛的节奏,第二天,谭老师及其他领队针对这个及时作出调整了训练,工具的距离拉得比比赛时还要远,大家都是跑着取工具的。
谭老师还让大家蒙起眼睛练习保险丝编花,有时还把把双手手腕绑起来,练习用手指进行保险丝编花……困难设计的比比赛要多,所有的环节加大了难度,决赛时,一上场,同事们都觉得比平时简单了很多。
整个比赛,东航包揽了团体总成绩及个人综合的前三名。谭老师说:“我发现所有能走到决赛的队,都很优秀,虽然我们赢了,但从其他队身上我们也学到很多,只有和跑得快的人在一起,你才会越跑越快”。
今年6月,东航技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定检维修部及航线维修部,分别进行了岗位练兵暨技能竞赛活动。航线的岗位竞赛,从理论竞赛和实作比拼两大模块着手,既结合航线的工作特点同时兼顾近期航线重点推进的安全管控项目,环环相扣却井然有序。而定检的岗位练兵暨技能竞赛内容涵盖机电、电子、结构和客舱四个专业。包含:线路标准施工、管路拆装和制作、紧固件拆装和保险、旅客座椅作动筒更换等等项目。在竞赛过程中考察各参赛队专业技能状况、手册资料的正确使用和查阅、工作过程中的维修规范符合情况等。选手们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智慧与团队协助精神,展开激烈的竞争。参赛选手们充分的发挥自己高超的维修水平和缜密的维护作风,充分体现了他们熟稔的岗位技能以及规范维修执行能力,精湛的技艺获得观众的好评和掌声。
其实这样的比赛,公司年年都会举行。张超说:“就是几年前部门里的一次技能大赛,我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东航这样的平台给予了我很多”,和张超一样,袁伟也是从自愿报名的定检维修部技能比赛走出来的,“心里面还是很感谢这个集体和每一位同事”
从进公司,张超就一直跟着谭老师,是谭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和大多数人的看法一样,谭老师眼里的张超是个非常聪明,一点即通,充满着悟性的孩子,当然,谭老师爱学习、爱思考爱分享的这些好品质张超一样不落全学到了。
袁伟则是谭老师成为车间领导时带过的员工,谭老师认为袁伟是个踏实稳中,做事非常有韧性的孩子。“他不计较,工作很积极,肯学”。
如今张超和袁伟都已经成长为技术骨干,可带着小团队完成各项大的工作,袁伟说:“因为要让工作进行的顺利些,每次大工作来之前都会对照着工单,顺着手册和整个施工情况走一遍,接着进行班前准备会,把这一些状况分享给手下的每一位同事,虽然很多工作是第一次完成,但我们都能做到高质高效”。说这句话时:他一直谦和的眼神中忽然闪现一种笃定,那是来自内心的对自己的自信。
平日里,袁伟喜欢弹吉他喜欢唱歌,约几个朋友组成了小乐队,大家没事聚一聚,他的吉他弹得温婉动听,有着一丝不苟的娴熟,听他弹《梨花又开放》,听他弹《当你老了》……,仿佛一个安静的故事娓娓道来,正如他的人,内敛而有思想,没有更多的喧哗,但每一句话说出来都是清晰而有力度的。
张超喜欢把“工匠精神”和“文艺复兴”放在一起做比较,他认为“文艺复兴”是通过文艺的复兴,使欧洲社会走上了复兴之路。对于美好的渴望,根植在人类的心里,通过“文艺”点燃了人们追求美好的激情,个人的审美一点一点地摒弃简陋粗俗、一点一点地去追求美好,潜移默化之下,人性一点一点的趋向高尚,整个社会爆发出了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社会走上了复兴之路。“工匠精神”也如此,从技术上开始精益求精,然后成为一种习惯,推广到每个角落,直至覆盖整个社会,激发人们对完美的不懈追求。
当然,成绩的获得来自于张超和袁伟及整个集训组的不断努力,但同时,也与公司的工作氛围、企业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平日里,云南分公司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很看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在怎么样提高维修质量,如果提升员工凝聚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是班组长论坛,来自各部门各岗位的班组长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交流,之后,云南分公司根据论坛上各班组长达成的共识,积极探索,推出了“班组长管理一本通”、“班组长素质模型”等创新管理方式,让“遵章、守纪、严谨、认真、精细”的十字要求深入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位员工。云南分公司还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使党员成为“落实岗位责任、确保岗位工作质量”的抬头兵。
为了提高整个机队70余架飞机的技术状态控制水平,20多位云南分公司的技术精英组成了专门的技术管理小组,承担着整个机队的航线故障排除、机队重大故障分析及排除、机队优化等等的技术重担。为了让工作更加规范化,小组自主研发了《机队数据管理系统》,这套系统能分类、筛选、辨识整个机队的所有维修数据,针对当天系统里的数据,每天技术组天天都会有一个汇总研讨会,对重要数据来进行分析,主动发现隐患并及时消除隐患,
同时,他们还在系统里建立了排故经验库,发生类似的情况,关键字搜索就能调出排故方法,以前需要几天才能排除的故障,现在只需要几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这在大大节约人力、时间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飞机的利用率。
为全面实现“全员参与,人人负责”的管理理念,自2015年起云南分公司成立了“安评小组”。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层层渗透的安全管理模式。“安评小组”是在分公司安委会的领导下,由分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牵头,由质量监督部的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各部门指定主管安全的领导、车间干部、班组长、业务骨干组成,小组成立后发布了《安评小组进班组考核实施方案》,每个班组严格按照方案进行量化打分,前两名的班组会获得奖励,排名最后的班组将会被约谈。这一年多来,“安评小组”梳理出航线余项高危行为作为重点管控对象,在推送生产任务时,把对这些高危行为以风险提示的形式镶嵌进工单中,随时关注,及时防控。
转眼,大赛已结束快一个月了,谭老师和袁伟依然在机库忙碌着,张超到了新岗位,飞机每天起起降降,迎来送往。
张超说:“刚工作时,一天一位老师傅打完保险说了一句:我今天的保险丝打得不够漂亮啊,我听完之后呆在那里想了很久,因为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飞机维修工作,不但要做好,最高境界原来是需要把它做美了”。
把一件事、一项工作做“美”了,那不就是“工匠精神”吗?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岗位职业技能大赛是“工匠精神”的一次历练,不仅让每位参赛队员开启了新的起点,更重要的,给每一位机务人指出了技术努力的方向。
这是一个需要精益求精的时代,这是一个对高速运转的工作提出崭新要求的时代,要求航空公司“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像“工匠”一样打磨自己的服务和产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不断探索慢慢的提升,让东航的每一位“工匠”在这个时代熠熠生辉。(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红杰 摄影:杨荣挺)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办公电话传真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