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常年风餐露宿、登杆爬塔,甚至带电作业,冒着生命危险默默守护着黄河岸边千家企业、约50万人口的用电安全。至今,连续27年未出现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并两次实现全年输电线路“零跳闸”,创造了内蒙古输电线路安全运作的最高纪录。
在乌海市摩尔沟矿区,多处自燃的矿井冒着灰烟,加之春风卷起地上的尘土,空气能见度差且弥漫着刺鼻味道。在这种环境下,输电线工人刘昊东、越志军等人开始了外出作业。山路崎岖,车没开多久,他们不得不下车步行,用了半小时才来到山脚下。卷裤脚,相互牵拉,留意脚下碎石的同时还要寻找最安全的山路,50分钟后他们终于爬上山顶来到输电铁塔下。此时刘昊东的额头已冒出汗珠,但今天的线路维护工作才刚刚开始。
“再确认下安全锁是不是已经扣上。”越志军在铁塔下一边仰头大声叮嘱,一边比划着,空寂的矿区里荡漾开阵阵回声。“放心吧,已经扣上了。”爬上50多米高输电铁塔的刘昊东向下扭头说。他娴熟地更换了失效的绝缘子,并细心地检查每一个插销和螺丝的紧固情况……
乌海电网网架密集,35至220千伏不同电压等级的线公里。输电铁塔和线路广泛分布在荒山野岭、煤矿山区、沙漠戈壁中,常年需要有人细心看护。输电管理处成立至今已有27年,目前,有输电线人。多年来,工人们几乎做着同样一件事:在输电铁塔和高压线年夏天,乌海一矿区因开山放炮致一条高压线损坏。线路跨越山区,若停电检修至少需要两天时间,部分企业会停产受损失,同时数万家庭也将面临停电。情况紧急,输电管理处处长郑璐决定带电检修。高压线在一旁“噼啪”作响,工人们顶着烈日奋战4个多小时终于恢复供电。当工友疲惫地挪下铁塔,褪去屏蔽服时,里面的衣服竟能拧出水……
刘昊东和工友们对自己分管的线路像对待孩子一样充满耐心,用心呵护。他们把线路台账梳理成“家谱”,对所辖线路的健康情况时刻做到心中有数。据计算,每年巡线道。
“险活”中严守安全飞鸟喜欢将巢建在塔上,极易造成线千伏库棋线基铁塔上安装防鸟针,这条线公里,跨越工业园区、山地和沙漠。为提高效率,大家干到哪就住在哪,搭帐篷、架炉灶……10天的风夹沙裹,工友们嘴唇干裂,一张嘴就流血。饮用水喝完后渴得没办法,他们只好用绳子吊着安全帽从野外的井里取水喝。等任务完成后,工人们个个成了蓬头垢面的“野人”。
他们负责线路的安全,自身安全也经常受到威胁。有一年春查检修的时候,职工张桐川的工作是导线防振锤复位。由于他身体较重,一晃,瞬间翻到了线下。整个人完全靠一根安全带系着,挂在了导线上。在场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线下的监护人立即呼叫下一铁塔作业的金宝来施救。金宝以最快的速度爬到铁塔上,一步步地爬到导线上,使劲儿往上拉。张桐川腾出一手抓住导线,终于翻到导线上面。
乌海电业局党委书记赵昶介绍,工人们以男性为主,复转军人占到一半以上,因此输电管理处坚持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工人们雷厉风行、英勇顽强的作风。同时也促成了输电管理处27年没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保障了输电线路高效运行,也保证了每一位作业工人的生命安全。他说:“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第一理念,对工人们管理再怎么严格都不为过。”
乌海电业局输电管理处曾在2011年和2015年两次实现全年输电线路“零跳闸”,创造了内蒙古输电线路安全运作的最高纪录。这一成绩看似光鲜亮丽,但工人们却在排除万难中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工人严萃乾回忆,2015年那年,一户人家庭院里的杨树生长过高,影响了上方高压线次在这户人家吃了闭门羹后,严萃乾才被允许修剪树枝。
“粗活”中练细功夫电力系统有句戏言:“线路工人没文化,干活就凭胆子大。”但乌海输电管理处的员工武能攻坚克难,文能技改创新。在他们朴素的认知里,“大国工匠”的精神,就是看好自己的设备,改进操作工艺,对每个设备、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
走进输电管理处,有一间面积不大的“郑璐创新工作室”。郑璐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一件件他们自主研发的工器具、一张张获奖证书。近3年,他们共“诞生”了56项技术革新、管理创新成果。6项成果获国家级专利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推广。
为积累专业相关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输电管理处强化专业培训,建立了“一对一”培训机制,让有工作经验、取得科研成果,或在历年技术比武中取得好成绩的老队员与新入职的年轻队员结成互助对子“传帮带”,结合经常性技术比武活动,全方位带作风、教技术、提技能。短短几年,他们产生出国家级、全国电力行业、自治区级等各类技术能手5人,7项QC成果获全国优秀成果奖。
2013年,乌海电业局考虑到老职工在野外工作的风险与辛苦,决定安排他们到一些较为轻松的岗位工作。可通知贴出去半个多月,没有一个人请调。52岁的闫士兵说,输电工作虽说苦累,但心里舒坦。
“我感觉自己勤劳工作很光荣,尤其回到市里,看着万家灯火那种敞亮的感觉,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我们亲手点亮的!”闫士兵说。
0.008秒可跑两千多公里!酒泉到湘潭±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成功送电
仅0.008秒,来自甘肃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可瞬间送至湖南湘潭换流站。10日,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功送电。
从高压直流到超高压直流,再到特高压直流,近年来,我国电网发展不断突破,技术水准不断提升,实现了从引进、追赶到引领、输出的重大转变。
我国首条跨越冰川和高山冻土区750千伏输电线日,跨越天山的伊犁—库车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竣工投运,这标志着新疆电网主网架电压等级从220千伏升级到750千伏,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系数大幅度提升。